選擇光伏并網柜時,需結合系統需求、電網標準、安全規范、環境條件等多方面因素,綜合評估以下關鍵維度,以確保設備安全、可靠、高效運行。以下是具體選擇要點:
一、基礎參數匹配
光伏并網柜的核心參數需與光伏系統、電網的電氣特性適配,避免“小馬拉大車”或“大材小用”。
額定電壓:根據系統電壓等級選擇(如低壓400V、中壓10kV/35kV),需與電網電壓、光伏逆變器輸出電壓一致。
額定電流:依據系統容量計算(公式:額定電流≈系統容量/(√3×額定電壓)),并留10%-20%余量(如100kW系統,電流≈144A,選160A或200A并網柜)。
頻率范圍:需兼容電網頻率(國內50Hz,允許偏差±0.2Hz),確保并網同步。
二、防護與環境適應性
并網柜可能安裝在戶外(如屋頂、地面電站)或室內(如配電室),需針對性選擇防護等級與環境適應性。
防護等級(IP):戶外場景選IP65(防塵防水),室內選IP40以上(防異物)。
環境適應性:高溫/高濕地區需加強散熱(如強制風冷)、高海拔地區需提升絕緣性能(因空氣稀薄,絕緣距離需增大)、鹽霧/腐蝕地區需采用不銹鋼或防腐涂層柜體。
三、電氣性能與安全保護
并網柜的核心是保障電氣安全與系統穩定,需重點關注短路分斷、保護功能、電能質量等。
短路分斷能力:需大于系統最大短路電流(低壓系統短路電流可達20kA-50kA,中壓更高),選擇Icu(極限分斷能力)或Ics(運行分斷能力)達標的設備。
保護功能:
過流/過載保護(斷路器或熔斷器);
過壓/欠壓保護(電壓繼電器或智能控制器);
短路保護(快速分斷);
漏電保護(RCD,若涉及人身安全);
防雷保護(SPD浪涌保護器,耐受沖擊電流≥40kA)。
電能質量:需滿足電網并網標準(如中國GB/T 19964),支持低電壓穿越(LVRT)、高電壓穿越(HVRT)、頻率保護(過頻/欠頻),避免對電網造成沖擊。
四、監控與通信功能
智能光伏系統需并網柜具備數據采集與通信能力,實現遠程監控與運維。
數據采集:電壓、電流、功率、電能質量(諧波、三相不平衡)、開關狀態等;
通信接口:支持RS485、以太網、4G/5G等,兼容Modbus、IEC 61850等協議;
智能控制:可集成PLC或智能控制器,實現自動并網/離網、故障錄波、遠程升級等功能。
五、結構與材質
柜體結構影響散熱、布線、維護便利性,需注重設計與材質。
柜體材質:戶外選不銹鋼(耐腐蝕)、室內選鍍鋅鋼板(強度高);
內部結構:布線清晰(強弱電分離)、元件布局合理(斷路器、接觸器、儀表等分區安裝)、散熱設計(自然散熱或強制風冷,避免元件過熱);
操作便利性:前/后門可開、預留檢修空間、標識清晰(方便運維)。
六、認證與標準合規
產品需通過權威認證,符合國家/行業標準,確保質量與合法性。
國內認證:CQC(中國質量認證中心)、3C(強制性產品認證);
國際認證:IEC(國際電工委員會)、UL(美國保險商實驗室)、TüV(德國技術監督協會);
標準符合:GB/T 19964(光伏并網標準)、GB 7251(低壓成套開關設備)、IEC 61439(低壓成套設備國際標準)。
七、品牌與售后服務
選擇技術成熟、口碑良好的品牌,降低故障率與維護成本。
主流品牌:ABB、施耐德、西門子(國際品牌,技術領先);正泰、特變電工、陽光電源(國內頭部,性價比高);
售后服務:考察品牌在當地的售后網絡(響應時間、備件庫存)、質保期(通常2-5年)、技術支持能力(遠程/現場故障排查)。
八、成本與性價比
在滿足性能、安全、標準的前提下,綜合評估初始成本與長期收益。
初始成本:不同品牌、配置的價格差異大(低壓并網柜幾千到幾萬,中壓幾十萬),需結合預算選擇;
長期收益:考慮設備可靠性(故障率低)、維護成本(易損件更換)、擴容潛力(預留安裝空間/參數余量),避免“低價低質”導致后期運維成本飆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