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投資100MW儲能電站,光設備占地和安裝費就吃掉15%預算?”這是某新能源項目負責人的困惑。而走訪西北某風光儲項目時,筆者發現了一套“能省會賺”的寶藏設備——1.2~5MW組串式升壓變流一體機,正用“集成化”魔法破解儲能電站的成本困局。
為什么說它是“省錢利器”?
傳統儲能系統中,PCS(儲能變流器)、變壓器、高壓配電柜需分開采購、單獨安裝,不僅占用額外土地,光是設備基礎建設、電纜連接就要多花20%成本。而這臺一體機直接將三大核心設備“打包”進8.4米長、3米高的模塊化機架里,占地比傳統方案節省30%,更省去了分散采購的協調成本。以5MW項目為例,設備安裝周期從傳統的30天壓縮至10天,人工和機械租賃費用直降40%。
不止省成本,更能“多賺錢”
除了初始投資,電站收益還藏在“可用度”里。一體機搭載的簇級電池管理系統,支持新舊電池混用——這對早期投運的儲能項目簡直是“救星”!過去因電池衰減導致部分容量閑置的問題被徹底解決,系統可用度提升5%~8%,年收益多賺幾十萬。
更關鍵的是,它適配1000~1500Vdc寬直流電壓范圍,既能兼容主流組串式光伏逆變器,又能靈活接入不同品牌儲能電池,從電源側光伏配儲到電網側調峰、用戶側工商業儲能,甚至高原/沿海微電網,都能“即插即用”。西北某100MW/200MWh風光儲項目中,業主用它替代了原計劃的分散式方案,綜合成本降低12%,首年發電量反而多了3%。
結語:
當“降本增效”成為儲能行業的生存關鍵詞,這臺“把復雜留給工廠,簡單交給現場”的一體機,或許正是破解電站成本焦慮的最優解。畢竟,在“雙碳”賽跑中,早一天投運、早一天賺錢,才是硬道理。